專欄連載Column

2024-06-04

第114期 奧運高爾夫選手的誕生 持續努力的中華代表隊

最近走入高球界,大家又開始出現這樣的話題:2024即將開打的法國奧運,高爾夫項目的參賽選手如何產生的? 那就讓我簡單為大家說明一下。以2024年6月17日(男子)與6月24日(女子)的世界排名來算,一個國家或地區可以獲得一至四個參賽權。如果某個國家有多位選手在世界排名前15名內,那最多可以派出四位選手參賽,其餘每個國家/ 地區最多可派出一至兩名,依此類推直到60名額滿。就像當初東京奧運台灣男子只有一位潘政琮選手出賽,女子則有兩位。但還有一個規則是如果主辦國沒有選手在世界排名內時,至少可以推薦一名球員出賽。

2016巴西奧運,高爾夫項目在百年後重返奧運會場,制定賽制為四輪72洞無淘汰的比桿賽,以最低桿數者為優勝。如果出現並列成績時,都需透過延長賽來決定最後的金、銀、銅三位得獎名單。而2020東京奧運(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延至2021年舉辦),如此活生生的例子在我眼前演出。台灣旅美好手潘政琮從第一輪的57名,一路逆境突圍打進最後的銅牌延長賽。他在決勝輪繳出精彩的63桿,最後以低於標準桿15桿的成績,和其他六位選手進入延長賽。這六人包括日本一哥松山英樹、北愛球星羅瑞麥克洛伊、美國名將柯林森川、智利好手米托佩雷拉、哥倫比亞選手塞巴斯坦穆諾斯、以及英格蘭老將保羅凱西。小潘最終過五關斬六將,為台灣帶來史上第一面奧運高爾夫獎牌。

經此一役後,74666663(小潘的奧運四輪成績)已變成我的難忘數字了。因為這串數字代表著我對小潘的佩服與敬佩。一位像他這樣能有如此強大意志力與戰鬥力的運動選手,是讓人很難想像的。他在轉入職業一年多時,在短時間內力爭上游,取得2016 巴西里約奧運的出場權,最終也是在我眼前從沙坑切進洞,最後以30名作收。而後經過美巡賽的洗禮,2021 年第二度征戰奧運為台灣高壇寫下新歷史。雖然我沒能以選手身分參加奧運,但能以教練身分參與,且兩次精彩演出都活生生地在我眼前出現。這樣的經歷,讓我感到非常滿足且幸運。

除了小潘在男子高爾夫項目的精采表現,2020東奧女子高爾夫也是相當精彩。2016年轉入職業的奈莉柯達,在這場僅限60位選手參賽的賽事奪下金牌,可想而之是多麼不容易的光榮。她在第二輪打完取得領先後,便成功頂住對手的追擊,將領先優勢保持到最後,最終以四輪267桿成為121 年來首位獲得該項目的金牌美國選手。而日本選手稻見萌寧和代表紐西蘭參賽的前世界球后高寶璟,打完四輪後成績均多出柯達一桿,兩人必需通過加賽延長以確定獎牌顏色。最終稻見萌寧在鄉親的見證下,第一洞就勝出拿下銀牌,成為首位在奧運高爾夫得獎的日本選手。而拿下銅牌的高寶璟,則成為奧運高球歷史首位連續兩屆站上頒獎台的女運動員。能夠在這場四年才舉辦一次的大賽連續出賽又能持續得獎的選手真的不多,因為目前世界排名不斷變動且全球五大洲都有選手進入世界積分排名。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現今世界高壇,要持續維持自己的實力而不被後浪淹沒,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曾秀鳳
1968年出生。1991年轉入職業,征戰日巡創下連續11年取得種子資格紀錄,職業生涯共獲得13座冠軍。2015年自賽事退休後致力於人生新目標 – 高爾夫傳承。目前擔任臺北城市技科大學助理教授。